赛德阳光口腔临床研究院9月29日在北京举办的MSE及舌侧矫治技术研讨会圆满落幕。

本次会议由赛德阳光口腔医疗技术总监宋扬博士主持,聚焦数字化3D微支抗钉辅助上颌扩展、骨性扩弓及个性化舌侧矫治等核心技术,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操训练相结合的方式,为赛德阳光口腔与会医生带来了一场内容扎实的学术盛宴。
亮点抢先看
本次研讨会特邀杭州紫丁香医疗器械公司市场总监申鹏宇经理、eBrace舌侧矫治技术首席讲师赖奕潮老师等人,围绕骨性扩弓及舌侧正畸前沿技术展开了深度分享与实操指导。
微支抗钉辅助上颌扩展:精准控制是关键
在上午的议程中,邀请在微种植钉和正畸领域有着深厚造诣的专家以“数字化3D微支抗钉辅助上颌扩展技术”为主题进行了系统讲解,指出横向不调的分析和相应处理,是完成正畸治疗和建立稳定咬合的基本前提条件。

专家由横向不足的本质说起,结合大量文献和正畸案例,剖析了错颌畸形的发生机制、上颌发育不足的危害及影响,结合腭中缝生理基础,结合CBCT的个性化骨性扩弓系统,指出解决横向不足的目的和方法,分享了上颌扩弓装置的设计要点、支抗钉的精准定位和临床应用经验。
骨性扩弓口内模拟操作:技术创新解决痛点
下午的课程由申鹏宇经理带来的“骨性扩弓口内模拟操作”拉开帷幕。
临床上经常会遇到一些腭盖高拱的MTD病例需要进行骨性扩弓,由于成品MSE无法贴近腭黏膜,因而不能有效开展腭中缝骨性扩展,因此根据患者腭盖形态设计制作个性化扩弓器显得尤为重要。
课上申鹏宇经理介绍,个性化扩弓器采用了弧形底座设计,使其能够与上颚表面完全贴合,形成闭合式支抗钉肩台。这一设计能有效防止食物残渣残留,降低支抗钉周围软组织炎症的概率,解决了传统扩弓器在日常使用中的一大痛点。
结合大量文献和临床病例,申鹏宇经理分享了传统MSE和数字化MARPE的异同和使用体会,重点阐述了MARPE的适应证和并发症,讲授了MARPE骨性扩弓矫治器的临床病例选择与应用。

在实操环节,参会医生在申鹏宇经理的指导下,体验了骨性扩弓器的安装与调试。
个性化舌侧矫治技术:技巧提升临床效率
当天最后的课程由eBrace研发部经理、口腔医学中心首席讲师赖奕潮老师主讲,主题为“个性化舌侧矫治技术模拟粘接与结扎技巧实操” 。
针对临床中常见的托槽脱落问题,赖奕潮老师分析了底板处理不当、粘接剂使用不均或咬合干扰等可能原因,并给出了具体解决方案。他强调:“粘接前若发现牙齿移位,应重新口扫以确保托槽贴合精准。”


当日举办的MSE及舌侧正畸研讨会干货满满。在即时答疑和实操环节,诸位老师和与会医生就骨性扩弓操作技巧、舌侧托槽定位、粘接结扎技巧等进行了全面演练,有参会者表示不虚此行,希望今后能不断精进,参加更多的实操课程。